中文EN

轻风轻语

世博会不虚此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0-10-28 阅览数:12813 次

   为了赶上观博的末班车,匆匆踏上了上海的旅程。本来一次普通的世博之旅却因为一个破纪录的数字而变得令人记忆深刻。

 

   由于事先没有看黄历,不幸成为了103万人中的一员,为上海世博会刷新单日入园人数纪录贡献了绵薄之力。一入世博园就感受到了两个字——壮观,不仅因为场馆的外形很具视觉冲击力,也因为那黑压压的人群和排队的长龙。受时间限制我第一天仅仅参观了通用汽车馆和日本产业馆两个热门馆。第二天我吸取了前一天的教训,起了个大早4点就赶到8号口排队,经过几次的中短距离的赛跑,我终于将一干黄牛(黄牛,又见黄牛!)甩在了身后,顺利的拿到了中国馆预约券并且在第一时间冲击德国馆成功。闲话休提,以下就是我这次世博之旅的一点观感。

 

   众所周知,世博会是一个新成果的展示舞台,科技、文化、艺术等相互碰撞,而信息技术是其中重要的驱动力。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城市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必将伴随始终。在我参观世博会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它不仅出现在展品中,更是广泛运用到世博会的建设和运营中。

 

   中国国家馆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被放大30倍后仍清晰可见,制作者运用现代化的影像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将原本静态的画面变活了,流动的河水、水上行走的舟船、岸边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贩的吆喝声等等这些,就是依靠12台投影机的协同工作共同打造出来的数字画面。

 

   5分钟的“动力之源”金属球表演,是德国国家馆的压轴大戏,1.3吨重装有40万根LED发光二极管的互动金属球就是所谓的“动力之源”。观众们围绕金属球发出呼喊,听到喊声后金属球上会闪现一只眼睛然后找到声音最响亮的那个方向随之摇摆,并变化其球面的图案和色彩。据说这个金属球能够根据现场声音进行互动的奥秘在于,“动力之源”大厅的天花板上放置了8个话筒,这些话筒能从8个方向感应声音,一台计算机分析这8个声音源的分贝,然后指挥安装在金属球悬挂绳索上的一个传动装置摆动,同时也会根据计算机的控制,球面的视频展示做出相应改变。计算机声控技术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一般多用于智能化领域,而德国馆将其与机械传动、数字成像技术结合在一起,也算是很有创意了。

 

   上汽—通用汽车馆的主题电影“2030,行!”,讲述了一个2030发生在上海有关“行”的故事,观众将透过情节的进展看到2030年未来城市的和谐画卷,以及未来汽车为城市生活带来的改变。尽管电影的情节很狗血,但是采用的技术却不一般。展厅中的动感座椅通过电脑精确控制,与电影配合的时间精确至毫秒,实现“零延迟”。影片的音乐律动、拍摄视角、人物的行走路线以及主角的亲身体验都通过动感座椅相应的倾斜、震动以及其他模仿配合,使座椅上的观众感觉到与电影融为一体。其真实感不是一般的电影所能比拟的,我在观赏的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个半小时的排队的确值得啊。

 

   日本产业馆的内部全部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包括游客的参观路线、各展厅的自动门、投影的播放等等。日本企业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载体,展示了他们的新产品,整个过程虽然是在做广告但是淡化了其中的商业气息,着力宣扬他们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所以观众们还是很乐于接受的。只是伊奈展出的青花瓷制品很让我不爽,明明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瑰宝却成为日本人炫耀的设计,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两天的世博之旅很短暂,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通过世博会我已经可以看到未来生活的场景,无论是手机钱包还是装有定位系统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技术还是物联网的应用,信息技术让上海世博园成为了智慧城市的样板,未来城市的智能生活正向我们走来。以前的信息技术多用于生产、科研和军用,普通老百姓总觉得其高不可攀,而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并逐渐渗透到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

 

(王康供稿)

Copyright © 201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2077号 皖ICP备05005184号-1 技术支持: 东方电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企业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