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轻风轻语

企业的分配与发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09-03-24 阅览数:14445 次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企业发展与分配模式,经历了低分配高发展到高分配低发展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可谓是公司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有资金逐渐积累。在这一阶段,企业在国家实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政策下,开始将出口和效益联系在一起,较早地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管理层和员工把效益第一的观点纳入了经营理念。客观来说,这一时期由于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和国有外贸行业的垄断地位,使外贸企业有着良好的经营大环境, 通俗地说是“外贸的日子比较好过”。

 

   后面这一阶段,为什么企业会放弃一贯秉承的发展与分配理念,转而向高分配低发展的急功近利的思路上呢? 也许解释有这样几种: 

 

   一是体制问题。以前公司是国有大股东占70% 以上的控股地位,公司赚取的利润绝大部分应属国有资产,公司担心有朝一日,随着民营化或私有化的改革方向,国家会收回那些国有资金,因而采取借鸡下蛋策略。

 

   二是外贸经营机制的改革。随着国有外贸专业公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跻身于外贸行业经营。竞争压力的加大,伴随着专业人才的流失,大量的客户也随着流失。

 

   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国有体制改革,私有化的趋势蔓延全国,贫富分化的加剧,更多的人会着眼于眼前的利益。今天入股公司,希望两三年里拿回投入,当然会主张将赚取的利润分光, 哪里理会企业将来的成长。

 

   如果说后一阶段是由于体制的问题, 使得公司有如此的分配与发展模式, 阻碍了这几年的公司发展, 那末为什么现在民营化外贸企业, 仍然会留存这样的分配思路呢? 难道是大家无法预料企业的将来, 因而过一年是一年, 且将赚的钱收入囊中,一时到退到几百年前的小农经济思路上去了? 真的值得反思。

 

   有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是大家都熟悉的,如果你在股市里永远只投入一万元的本金话,将每年赚取的利润花光, 那末充其量你也永远只能满足于一年几千块钱的利润。在股市火爆的今天,又有谁不是在利滚利,钱生钱?

 

   企业要发展靠的就是积累,这应该是几百年前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秉承下来的理念。浙江人从小农作坊家庭经济开始,就逐渐在积累资本,以至于才有了后来的现代制造业,兼并各地企业,收购资源矿产,发展房地产,涉足金融业,甚至迈向航空业。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有更多的资本才能期待有更多的利润。

 

   阐述到现在,就是希望外贸企业开始思考分配与发展的关系,这不仅是管理层而是所有员工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一个企业,既然体制方面已经理顺了, 所有员工持有公司绝大部分股份,为什么我们不能考虑公司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 为什么我们不能期待我们手中的股份升值到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 是不是员工对企业没有长久的信心,还是我们仅仅满足于一年几千或几万的分红?

 

   当然,要想改变目前的这种分配模式,改变这么多人的价值理念是很困难的,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是牺牲一点眼前利益,以换取将来更大的利益。首先就是树立对企业的信心,所有的员工既然是股东,也就是企业的投资者, 既然投资了一个企业, 就应该看好它,期待更高的回报,如果对企业的将来发展没有信心的话,那还谈什么投资呢? 其次改变对现在业务的奖励办法,由原先的单纯奖金提取改变为奖金和股权激励相结合,使优秀的业务人员在企业的股份份额逐年上升,企业的资产逐年增加了,他们的权益自然也就增加了,或许更能留住他们的心。实行股权激励已成为当前上市公司的奖励机制改革的一种潮流。

 

   兼顾好发展与分配的关系,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积累,就有了更多可选择的发展项目,更能经得住一时的风风雨雨,也能给员工增加更多的福利,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心和荣誉感,这本身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转自公司“轻工论坛”)

Copyright © 2012 All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2077号 皖ICP备05005184号-1 技术支持: 东方电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企业邮箱 |